第306章 杨廷和_大明第一莽夫
笔趣阁 > 大明第一莽夫 > 第306章 杨廷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06章 杨廷和

  朱宸濠不但要银矿,而且他还想要铁矿。

  这就触及到了汤昊的底线。

  银矿随便你怎么折腾,多送给你几座都行。

  但是铁矿绝对不行,这是上了皇帝朱厚照名单的。

  汤昊可不想在绳索上面跳舞,平白给自己找不痛快。

  “铁矿绝对不行!”

  “银矿的事情倒是可以商量商量!”

  听见这话,朱宸濠顿时眼前一亮。

  他当然知道铁矿不太可能,之所以这么说,无非就是在讨价还价罢了。

  其次他也存了试探一下汤昊的心思,朱宸濠想要看看这位中山侯是否真如传闻那般,对皇帝陛下忠心耿耿。

  但是现在看起来嘛,好像并非如此。

  汤昊带着朱宸濠来到了书房,二人进行了一场密谈。

  书房里面摆着一副倭国堪舆图,上面清晰明确地标注出了,倭国金矿银矿的位置,当然还有铁矿所在区,不过这跟朱宸濠没有什么关系。

  “这些就是倭国的金矿银矿了。”

  “石见银矿目标太大,关注的势力太多。”

  “陛下也有意亲自安排人手进行开采,所以你想要的话不太可能。”

  汤昊装出一副理智分析的模样,听得朱宸濠眉头一皱。

  藏银上亿的石见银矿,无疑是最好的目标。

  如果他朱宸濠可以得到,靠着这每年开掘出来的银子,都够他收买人心贿赂朝臣了。

  不过朱宸濠也不得不承认,汤昊此刻所说的才是真理。

  毕竟他这位宁王爷可是准备造反,他行事自然应当小心翼翼,而不是选择目标这么大的冒险举动。

  “说句不好听的,就算本侯真把石见银矿给你,你敢接吗?”

  汤昊似笑非笑地看着朱宸濠,后者额头上已经溢出了汗水。

  他倒是真的不敢接下,确实也不敢这么做。

  “所以啊,选几个其他小一点的矿产,容易被皇帝陛下忽略的那种。”

  “现在所有势力的目光,全都集中在石见银矿上面,恰恰对宁王爷而言是一个好机会。”

  “比如这佐摩银山,比如这别子银山,其实相比于石见银矿就是藏银少一些罢了,但开采起来更加方便,而且也不会引人注目。”

  朱宸濠眼前顿时一亮,心悦诚服地看着汤昊。

  “汤侯果真是智计过人!”

  “既然如此,那本王就要这座别子银山!”

  结果不出意料,朱宸濠这人毛病一大堆,但他有一个优点,那就是听劝。

  当然,汤昊也不可能白白地就将一座倭国银矿送给他。

  “可以是可以,但是本侯能得到什么呢?”

  中山侯笑眯眯地追问道,这下子倒是把朱宸濠给整不会了。

  他能得到什么,其实就是在索要利益了。

  朱宸濠试探性地给出了自己的价码。

  “每年银矿收入三成?”

  听到这话,汤昊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。

  “宁王爷,本侯看在古丽的面子上,才同意跟你坐下来聊!”

  “但是你好像没有半点诚意啊!”

  汤昊将茶杯重重地放在案桌上面。

  “说句难听的,本侯亲自开采这别子银山,收入不全都是本侯的吗?”

  “你朱宸濠用本侯给伱的东西,还分割出小小三成利润,作为交换筹码,你是在羞辱本侯吗?”

  老子给你的东西,你拿来做筹码?

  朱宸濠一听到这话,也立刻意识到了自己问题所在。

  眼见汤昊发飙了,朱宸濠立刻改口道:“汤侯息怒,是小王没有想清楚!”

  “这样吧,汤侯尽管开口,但凡小王能够做到的事情,绝无二话!”

  嗯,这就是所谓的诚意了。

  汤昊闻言笑了笑,重新将茶杯端了起来。

  “其实也简单。”

  “别子银山可以给你。”

  “但明日朝堂之上,你必须出手帮助本侯!”

  “若是明日事成了,那别子银山就是你朱宸濠的,如若不然那就免谈,你在倭国什么都得不到!”

  此话一出,朱宸濠先是一怔,随后深深看了汤昊一眼。

  这位中山侯如此重视明日朝堂之上的事情,很显然他这是有什么大动作啊!

  “在答应之前,小王敢问汤侯一句,明日你究竟想做什么?”

  “就算本王想要助你成事,那至少也要让本王有个心理准备吧?”

  汤昊笑着点了点头,随后道出了他的计划。

  朱宸濠听得满脸惊骇,到了后面更是眉头紧锁。

  “汤侯,你这样做文臣缙绅势必不会同意的!”

  “不!”汤昊摇了摇头,“他们会同意的!”

  朱宸濠还想要反驳,结果汤俌的声音陡然在门外响起。

  “侯爷,内阁首辅前来拜访。”

  此话一出,汤昊和朱宸濠脸色皆变。

  短暂沉默之后,汤昊面无表情地看向朱宸濠。

  “宁王殿下,你走路来的吗?”

  “不……不是……”朱宸濠支支吾吾地回答道:“坐马车来的!”

  “马车呢?在我侯府正前门?”汤昊咬牙切齿地追问道。

  后者讪笑了两声,不敢多说什么。

  见此情形,汤昊无语地摇了摇头。

  “宁王,教你個乖!”

  “既然欲谋大事,那行事当谨慎!”

  “否则你就如同小儿持金过闹市,狼子野心昭然若揭!”

  朱宸濠闻言一怔,额头上再次溢出了汗水。

  “多谢汤侯提醒,小王明白了。”

  “滚吧!”汤昊不耐烦地催促道,“从后门滚!别撞见杨廷和!否则你就等着文臣缙绅明日弹劾你我二人互相勾结吧!”

  朱宸濠不敢吭声了,急忙在汤俌的带领下从后门溜走。

  片刻之后,杨廷和进入书房,看着两个茶杯,心中已经了然。

  回想起这些日子与那贼子朱宸濠的争斗,杨廷和心里面也不由生出了几分火气,故而出言讥讽道:“汤侯果真是炙手可热啊!连嚣张跋扈的宁王爷都要亲自赶来拜访!”

  “杨廷和,有屁就放,没事就滚!”

  汤昊不耐烦地骂道:“本侯没功夫跟你在这儿扯犊子!”

  他中山侯爷从来不会惯着这些贱人。

  反正现在又不是自己去求着他们,一天天的装什么大尾巴狼呢!

  杨廷和被噎了个半死,眼瞅着汤昊是真不准备给自己奉茶,心里面更是火气旺盛。

  奈何形势比人强,倭国一事事关重大,所以杨廷和这位缙绅领袖不得不亲自前来。

  “汤侯,倭国一事,可有什么安排?”

  “关你屁事!”汤昊再次恶语相向,“本侯怎么做事,无需向首辅汇报吧?”

  “倭国如今是战时管控,你想要知道什么内容,自己问那驻倭大臣梁储去,其余一切事务本侯无可奉告!”

  嗯,汤昊态度十分恶劣。

  主要还是因为杨廷和的立场问题。

  这家伙之所以可以进入内阁,之所以能够成为首辅,是因为汤昊的举荐,与朱厚照的提拔,所以他才可以在四十岁的年纪就成为内阁首辅。

  可是这之后,杨廷和却选择了走刘健的老路,背刺皇帝陛下,站到了文臣缙绅这一边。

  或者说,这位原本一心推动改革的正德帝师,却因为汤昊和朱厚照引宗室藩王入朝,让他迫切地感受到了文臣缙绅势力大损,所以不得不选择选择维护文臣缙绅的利益。

  即便,杨廷和因此而失去了皇帝陛下的信任与恩宠。

  朱厚照碍于杨廷和是帝师,所以懒得去追究他。

  但是汤昊却不同,他当初之所以选择借用杨廷和之手,将《帝鉴图说》交上去,就是为了提携杨廷和,促使他尽快进入内阁执掌权力,然后配合自己推行新政。

  自己选择的政治盟友,却背叛了自己,选择维护士绅缙绅的利益,汤昊当然有理由生气,也有资格动怒。

  杨廷和感受着中山侯这满满的恶意,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。

  可是他既然来了,就不会无功而返。

  是以短暂沉默之后,杨廷和还是主动开口道:“汤侯,虽然倭国被大明扫平了,但是短时间内开发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”

  “你直接说士绅缙绅想要从中分一杯羹不就行了吗?”

  汤昊不耐烦地开口道,怼得杨廷和哑口无言。

  “装什么呢?”

  “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是吧?”

  “本侯最看不惯的就是你们这些士绅缙绅如此模样,让人恶心!”

  想要利益,觊觎倭国财富,却又不直接开口,反而是变着花样地隐晦表达,维护自己身为读书人身为名教子弟的体面……

  真是恶心至极!

  杨廷和脸色一阵青白交加,却是没有反驳。

  士绅缙绅确实想要倭国利益,尤其是那座石见银矿,早就传得沸沸扬扬,现在倭国变成了大明王朝的奴隶国,那这些士绅缙绅就更是蠢蠢欲动,想要从中分一杯羹了。

  然而问题在于,倭国一应事务全都在中山侯汤昊的执掌之中。

  不管是倭国驻军,还是前往倭国的船队,此刻全都只听中山侯一人号令。

  在这种前提之下,士绅缙绅也只能向这个该死的中山侯低头,杨廷和就是带着这个目的来的。

  与其暗中争斗空耗国力,不如合作共赢,大家一起开发倭国资源,尽快充实大明王朝。

  “既然如此,那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。”

  “士绅缙绅想要石见银矿,由他们负责开掘,一应矿税会分文不少地上缴朝廷,这一点汤侯可以放心。”

  既然想要,那就要最大的。

  其余那场小金矿小银矿,根本就没有吸引力。

  藏银上亿是什么概念?

  士绅缙绅自然将目标放在了石见银矿上面。

  汤昊满脸玩味地看着杨廷和,随即嗤笑道:“杨廷和啊杨廷和,你还真是变成了士绅缙绅的应声虫啊!”

  “当初皇帝陛下提拔你为内阁首辅,可不是想让你走刘健的老路,陛下想要什么你杨廷和心中很清楚!”

  “如若你再继续这样走下去,无疑是自取死路!”

  杨廷和闻言面无表情,只是沉默不语。

  他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?

  先前皇帝陛下因为崔铣一事,直接将他独子杨慎打入了诏狱。

  座主门生这种科举潜规则,由来已久且大家熟知,什么时候变成了培植党羽的行径呢?

  李唐及第进士都以主考官为恩师,致使“恩出私门,不复知有人主”,因此有人曾愤慨地表示,李唐实亡于朋党。

  为此,宋太祖于建隆三年下诏禁止考官、考生之间结成座主、门生关系,走出了改革科举制度的第一步:“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主试官,如违,御史台弹奏”;并不得呼主试官为“恩门、师门,亦不得自称门生”。

  这一政策在前宋初期得到认真贯彻执行,但之后也是形同虚设,前宋王朝的朋党之争比之李唐更加激烈更加不择手段!

  毕竟,科举竞争是极其激烈的。

  哪怕绝大多数情况主考官都不会徇私,因为做主考官是一种荣誉,对于文臣官员来说是很神圣的,如果自己徇私枉法,那简直是侮辱自己。

  但是由于录取名额是有限的,所以对于水平差别不是特别大的试卷,主考官还是有一些操作空间的,比如某个人的水平刚刚好卡在录取最后一名的及格线上,但主考官就可以把差一些的试卷调到这份试卷上面,这个人就不会被录取了。

  同样的道理,他杨廷和出任会试主考官的时候,确实是因为儿子杨慎的举荐,看中了崔铣那一手好字与才气,所以将崔铣点为了《诗经》魁,崔铣因此得以高中进士;而刘武臣黜落崔铣的原因,也只是他觉得崔铣文章里面带着浓浓的酷吏之风,不符合自己的心意,哪怕单论文采崔铣并不输于他人,但他就是将崔铣给黜落,这何尝不是一种不公呢?

  崔铣得以高中,就意味着有一个士子不能高中,被崔铣抢走了位置。

  这其实在阅卷评卷的时候,朋党风气就已经形成了,挑选自己喜欢的才子培养,黜落那些不符合自己心意的才子,全都是主考官的个人心意,谁都挑不出什么错来!

  历朝历代的科举皆是如此,这是大家一种默契的共识。

  可是到了他杨廷和这里,偏偏就不行了。

  说得直白一点,这就是皇帝陛下对他杨廷和的警告与敲打。

  让你做内阁首辅,是让你配合朕推行新政的,不是让你跟朕对着干的!

  这些道理,杨廷和都懂,心里面都明白。

  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?

  难不成眼睁睁地看着文臣缙绅失去大权,宗室藩王执掌朝政吗?

  那这样的大明,还是大明吗?

  宗室藩王掌权,本身就是错误的!

  皇帝陛下依仗着中山侯,现在还可以压制住这些宗室势力!

  那等到皇帝陛下百年之后呢,等到中山侯也病逝了呢?

  新即位的大明皇帝,真能压制住这些宗室吗?

  这就是一个隐患!

  宗室藩王毕竟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嗣后人,他们就该被关在笼子里面,而不是放出来对着文臣缙绅张牙舞爪!

  杨廷和深吸了一口气,看向了眼前的中山侯。

  “我之所以选择之维护文臣缙绅,并非是立场问题!”

  “宗室藩王不得掌权,更不能执掌朝政大权,否则大明迟早会重现靖难之役!”

  “其实我一直不明白,这些道理难道中山侯不知道吗?既然知道,为何还要怂恿皇帝陛下引宗室力量入朝,给后世子孙埋下隐患?”

  原来如此!

  杨廷和的立场确实不在缙绅。

  他只是想尽快将这些宗室藩王给赶出去!

  汤昊收敛起了厌恶,神情变得颇为严肃。

  “谁告诉你这些宗室藩王会执掌朝政大权了?”

  “他们唯一的作用,就是过渡一下,给武将勋贵崛起争夺时间。”

  “等到武将勋贵成功崛起了,可以抗衡文臣缙绅了,这些宗室藩王自然会被一一逐出朝堂,这一点你完全可以放心!”

  杨廷和闻言一怔,随即追问道:“那汤侯准备怎么做?”

  “明日就是一个大好机会,武将勋贵崛起的机会!”

  汤昊轻笑道:“现在看来,你我二人的目标还是一致的,你想将宗室藩王赶出朝堂,我想扶持武将勋贵崛起,既然如此不如合作一番?”

  “至于那座石见银矿,既然士绅缙绅想要,丢给他们也无妨,这点气度陛下还是有的。”

  杨廷和越听越心惊,越听越不安。

  这个中山侯会有如此好心?

  只怕是个陷阱吧?

  不过他现在不关心那什么石见银矿了,他只关心宗室藩王一事,什么时候才会被清算逐出朝堂!

  “这事儿其实也简单。”

  “朱宸濠不就是一个最好的借口与理由吗?”

  汤昊直接给出了答案。

  “等咱们这位宁王爷起事之后,皇帝陛下将其叛乱平定,这才幡然醒悟,原来宗室藩王不可信,所以展开一番大清洗,将所有宗室成员全部逐出朝堂,限制他们的权力,不就解决了吗?”

  杨廷和满脸震惊地看着汤昊。

  起初他只是以为,皇帝陛下在捧杀这个朱宸濠,目的是借助朱宸濠之手,清算一批朝堂之上的蛀虫米虫!

  但是直到此刻,杨廷和才终于明白,这从始至终都是一个陷阱啊!

  从宗室藩王入朝开始,一直都是个陷阱!

  中山侯和皇帝陛下想要的,一是解决朱宸濠这个反王,二是打压文臣缙绅,三是扶持武将勋贵崛起!

  至于宁王朱宸濠,还有他杨廷和,都落入了这对君臣的算计之中!

  “中山侯……”

  “嗯?”

  “你真是狗贼啊!”

  “??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dsg.org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ldsg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