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章 青山书院_伯府翻身记事
笔趣阁 > 伯府翻身记事 > 第61章 青山书院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1章 青山书院

  刘老爷子没想到林家的动作如此快。

  从他找到林文杰,到今天拿到河东盐运史的罪证,这才不过三天时间。

  手里捏着小册子,心里既是感慨,又是疑惑。

  本想询问几句,但林文杰丢下册子就走了。

  什么也没说!

  林家不是想要结亲吗?按他的设想,林文杰不是应该先跟他把婚事确定下来,然后再把这册子给他吗?

  可人家没有,难道他们就不怕他反悔?

  他现在有些看不透林家人,决定先把河东盐运史那边解决了再说。

  林家这边,把册子交给刘老爷子后,也没催促。

  林家人生活如常。

  林云珠这个月又去盘了一次账。

  这是“悠然居”开业后的第二个月,名气逐渐打开,客源也逐渐稳定。

  这个月,“悠然居”比上个月的盈利多一点,有三百六十两。

  加上上个月的盈利,悠然居两月盈利有六百六十两。

  “甜心坊”那边,虽然是一月下旬才开业,按季结算也还没满三个月。但庞老夫人的掌柜说按照自然月结算,也结了一次账。

  本来,林云珠以为一月也就能分个一百多两银子。

  哪知,那掌柜说,开春后,各家的花会多了起来。很多勋贵世家都来“甜心坊”预定花会的点心。

  这些预定的生意,都是提前做好送上门去,根本不影响铺子里的零售。所以,这两个月,生意相当好。

  “甜心坊”开业两个多月,林云珠竟然分到了六百两。

  两个铺子两个月进账了一千二百多两,这相当于永宁伯府以往一年的进项。

  有了这两个铺子打底,林云珠总算没那么心慌。好歹冬天不用因为买不起碳冻着。

  林云珠留了两百两在“悠然居”应急。其余的一千两全部存到了永宁伯府的公账上。

  林文杰知道后,收得有些烫手。

  这些都是二妹妹凭自己的本事挣的。放在别家,那是女子的私房,以后可以当作嫁妆带出门的。

  而且,这两个铺子,府里既没出铺子,也没出本钱,他怎好收?

  但想到伯府现在的境况,若不收,维持着也实在艰难。吃穿用度上多少会苛刻到弟妹们头上。

  想来想去,就想让林云珠自己留一半。

  林文康也觉得没脸,他读了十多年的书,花了家里不少银子,却连个举人的功名都没有。

  现在,家里的进项还要靠着妹妹。

  林云珠摆摆手,对两人说:“每个人各有所长,哥哥们擅长的不是这个而已。伯府是我的家,即便以后出嫁,伯府依旧是我的依靠。只有伯府好了,我才能好。

  现在这个时候,哥哥们不必在意这些小节。我们应该一起努力才是。我能开铺子,就赚些银子补贴家里。哥哥们应该做更重要的事。”

  什么重要的事,林云珠没说,但林文杰和林文康都明白。

  林文杰的任务是把伯府撑起来。林文康则是要尽快考取功名。

  林云紫也赞同林云珠的话,帮着劝道:“现在家里什么情况,大家也都知道。大哥二哥也不要推辞。府里总是要维持下去的。若过个几年,府里进项多了,大哥再把这些银子补给二妹妹便是。”

  林云珠点头,现在的大事是要逆天改命。

  保命、保命,这是第一重要的。若命都丢了,这些银子有屁用?

  如此,林文杰也不好再推辞。

  ————

  林文康自从年后,就一直在家待着。

  他四处考察一番后,看中了京城附近的青山书院。

  这家书院在京城外约莫一百二十里的一座小山上。

  据说前朝的时候就已经建立,到现在,有一百多年的历史。

  关于这青山书院,且不说它前朝的时候如何牛。单是本朝这建国短短二十年,就已经出了三十多位进士。

  本朝恢复科举以来,会试不过举行了六届,平均算下来,每一届高中的学子,竟然有五位之多。

  可能单听五位,比起书院上百人的学子,并不觉得很多。

  但要知道,每三年,全国录取的进士人数也不过两百多人。而全国又有多少书院?还有多少县学、府学?

  有些县,可能几十年,甚至上百年也出不了一个进士。

  林文康说了这个决定后,家里人都非常赞同。

  一来这青山书院的确是好,再一个就是离家也近。

  林文康提前打听清楚了青山书院的入学流程,就一个人去了书院。

  其余人都在家里等着。

  林文杰本想陪着他去,也被林文康拒了。

  据说,想入青山书院,也不难。

  这书院不看出身,不管你是农户,还是商户,亦或是官家子弟。只要三代内没清清白白,通过了书院的入学测试,缴足束修即可。

  不过,听说青山书院的入学测试相当有难度。

  林家人并不知道林文康的学识能不能通过入学测试,在家里干着急。

  林文康天还没亮就出门,直到天黑才回来。

  林家人也没心思吃饭,就想知道结果。

  不过,看到他沉着一张脸进花厅,气氛顿时就紧张起来。也没人敢开口问他。

  最后,还是柳姨娘仗着半个长辈的身份问道:“二爷入学可还顺利?”

  林文康点头,沉声答道:“今日已通过了入学测试,明日去办入学。今后就住在书院,每十日休沐一日。”

  众人顿时都松了一口气。

  林云晓还埋怨道:“那你做这个样子给谁看?要把我们吓死吗?”

  林文康见此,很是无奈地摇摇头。然后跟众人解释了原因。

  林云珠这才知道,林文康去青山书院,是有目标的。

  他是冲着青山书院的方大儒而去。

  这位方大儒,现年五十多岁。他十八岁就高中状元,并一路做到知府。当然,那时候还是前朝。

  后来,前朝朝政混乱,方大儒就辞官回乡,并一直在家乡教书育人。

  直到大乾建立,受了太祖邀请,来到国子监教学。

  方大儒因为年纪大了,前几年就辞了国子监的差事。

  辞官后,马上就被青山书院聘了过来。

  这样一位大儒,经历了战乱和改朝换代,不管是在学问上,还是为官、为人上面,肯定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。

  林文康看中他,一点不奇怪。

  不过,林文康今日虽然通过了书院的测试,却没能入了这位大儒的眼。

  这位大儒拒了林文康想要拜入他门下的请求。

  还直白地告诉林文康,他早已厌了官场那一套,现在以研究学问为主。

  即便收徒,也是要在学问一道上有潜力的学子。而他今日考校林文康后,给出的评价是,林文康在学问一道上,缺了一点悟性。

  林家众人顿感遗憾。

  林云紫安慰道:“此事也不急。二哥以后日日在书院,焉知道就没有机会?”

  林文杰附和道:“是呀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是微妙。今日只是匆匆一见,说不定今后这位方大儒对你的看法会有改观。”

  林文康点头。

  如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。

  反正已经入了书院,今后再慢慢寻机会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dsg.org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ldsg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