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8章 事不可为_盛唐挽歌
笔趣阁 > 盛唐挽歌 > 第378章 事不可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78章 事不可为

  第393章事不可为

  深夜的石国王宫,安静得可怕。迥异于中原的景致,在火光下无声展示着它们的神秘与诡异。

  如果世间真有鬼魂,那么这里一定游荡着数不清的冤魂。那些死于战火和劫掠中的人们,灵魂片刻不得安息。

  但方重勇显然是不怕鬼的,因为他这一路上做的每一件事,都问心无愧。

  此时此刻,方重勇提着一盏气死风灯,在堆满了各种书籍的库房里翻找着需要的书籍。

  这些书籍的差别极大,无论从任何角度去看,都能看到文明碰撞的火花。

  它们用不同的材质作为载体,有莎草纸、竹纸,也有竹简和木板。

  它们用不同种类的文字书写着,有突厥文,大食文,吐蕃文,最多的还是汉文。

  它们的种类各不相同,有经书,有地图,有札记,还有一些关于农耕的指导文书,图文并茂。总体而言,糟粕一大堆,但好东西也不少。

  当初高仙芝只想着金银珠宝,完全对这些鬼画符一般的书籍不屑一顾。如今经过方重勇的“抢救性发掘”,石国国库里的书籍多半都保存完好。

  石国这里是东西方交流的中转站,地方虽然小,文化的发达程度却不小,而眼界则更为开阔。南来北往的各国学者,互通有无的胡商,有意无意之间,在这里留下了不少典籍。

  这里早已被收拾过了,金银珠宝被席卷一空,墙上挂起来一张比例很大的地图,碎叶镇、热海、怛罗斯城乃至康国的萨末城,都标注得一清二楚。

  “节帅厚恩,末将无以为报。按说,末将多说说好话,拍一拍马屁,应该能更得节帅信任。

  所以末将当初就猜测,萨末西北的木鹿、贵霜、安息等地往西南走,跨越乌浒河,或许在沙漠中有一条相对安全的近路,可以绕过一系列大山,直接打过来。

  吃沙子总比翻山累死要好。

  然后末将就发现,我们俘虏的大食人中,不少年纪大的都知道有这条路,但他们不会走,当初也是跟着大部队走这条路的。”

  “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,请节帅移步书房。”

  事实上,“大食人”是对阿拉伯人的极大侮辱,因为大唐口中的大食,实际上则是被阿拉伯人打败的一个对手,也叫做“塔吉克”。

  看来确实是有重要的事情。

  方重勇转过身,拍了拍车光倩的肩膀说道:“本节帅很看好你,你与何昌期他们不一样,你是读过书的人。很多事情本节帅跟他们说不通,可以跟你说。”

  木鹿城,实际上有两个。一个就在萨末西北不远处,那里现在依旧盘踞着大食人的军队,不过数量并不多,士气也不高。

  “如果把有水源才能行军,当作为判断依据,那么大食人要攻占萨末城,还需要经过吐火罗人所在的山地,从波斯出发,绕一个大圈子才能抵达。

  有点类似于古代埃及和现代埃及,统一被国人称为埃及,也不太关注他们的来龙去脉一样。

  该不该继续攻略下去,要打多远,要打多久。这其实是一个很深邃的问题,比能不能打赢更重要。

  车光倩附和方重勇说道。

  落座之后,方重勇笑道:“是什么事情还要在这里说呢?”

 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,那么这些就是文明的传承!

  “高仙芝没有一把火将石国皇宫烧成灰烬,算是做了一件积阴德的大好事。”

  “你是想说,事不可为对么?”

  真正的木鹿城,是他前世土库曼斯坦地界的一座废弃古城,因为河流改道而废弃。

  换言之,这里并不是大食人进取的主要方向,至于大唐,白居易那句“平时安西万里疆”,就能说明所有问题了。

  这一路何止两千里!真要那样一路打来,现在我们就不会如此被动了,起码吐火罗各部会成为我们的铁杆盟友。

  当然了无论是木鹿也好,石国康国的都城也好,其实都不是黑衣大食的基本盘,虽然什叶派大起义是从这里兴起的。黑衣大食的核心在巴格达,在大马士革。

  另外一个木鹿城,则是的乌浒河西南面,那个木鹿城,才是阿布穆斯林的家乡。在那里,大食人的势力极为雄厚,可谓是根深蒂固。这些是末将从胡商那里打听来的。”

  方重勇不疑有他,领着车光倩来到了本该是石国国王专门办公的书房。

  “你说得有道理。”

  这两座城都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大城,塔什干还是首都。

  方重勇沉声问道,其实车光倩说的事情,虽说是意料之外,但也是情理之中,并不值得惊讶。

  而石国的柘枝城,则是塔什干;康国的萨末城,则是撒马拉罕。

  这已经是很明显的拉拢了。

  “节帅,末将打听清楚了一件事。

  车光倩面色平静建议道,眼神似有深意。

  方重勇所知的木鹿城在乌浒河东北岸继续走很远,而阿布穆斯林家乡的那个木鹿城,则是在乌浒河西南岸不远,不仅有河流阻隔,中间甚至还隔了一个大沙漠!

  车光倩连忙拜谢道:

  车光倩抱拳行礼说道。

  车光倩忧心忡忡的说道。

  “节帅说的是,高仙芝粗鄙蛮干,岂会明白这些东西的价值。舍美玉而取瓦当,愚不可及。”

  车光倩站起身,在墙上地图的西南角标注了一位置。

  古代信息不发达,以至于以讹传讹,误导了方重勇,当然了,也误导了很多对本地环境只知道个大概的唐军向导。

  方重勇将一张木鹿地区的粗略地图卷起来收好,对身旁四处查看的车光倩说道。

  只是现在,末将有件要紧事,必须跟节帅说一说,可能会扫了节帅的兴致。”

  方重勇摆了摆手,不以为意说道:“无妨的,你直接说就是了。”

  因为当年白衣大食就在萨末城盘踞数十年,甚至在开元初就已经在那里了,所以很少人关注他们究竟是从哪里来的。只知道包括萨末城在内,往西北那一大片都是大食人的地盘。

  “末将以为,扫清萨末城西北的安西、贵霜等地,就可以了。再往更深处走,风险太大,需要穿越大沙漠。

  而选择另外一条路,继续往南面走,都是山地。虽然有水,但绕路实在是太远了。更何况沿途还有吐火罗各部落,又穷又是各自为政,难以管理。

  我们实在是没有精力跟他们周旋。

  况且大军压境,吐火罗各部,也会担忧唐军的意图不轨,很有可能改变立场。

  何去何从,请节帅斟酌。”

  车光倩叉手行了一礼恳求道。

  他确实没有说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,可是话里话外,说的都是“点到即止”。

  吐火罗就是方重勇前世的阿富汗北部各部落,他们与中原联系极深,来往也很早。在西域各国中,是属于偏向大唐这边的骑墙派,穷且能战敢战,以雇佣兵闻名各国。

  安史之乱的时候,吐火罗雇佣兵就跟随安西军一同前往大唐平叛,并且在战后数十年中,还有部落高层在大唐为官。

  可以这样说,如果唐军不兵临吐火罗,找他们借兵是很容易的。但是唐军若是打上门,要“借道”,事情可就两说了。

  忠诚和善意,都是有边界的,不可能任由一方为所欲为。

  这个道理,方重勇自然是明白的。

  “你说的本节帅都懂,只是除恶务尽啊!

  不打疼大食人,激化他们国内的矛盾,那么再过个三五年,大食军又会卷土重来。

  可是我们却不见得有机会再来了,这里距离长安太远了。

  既然来都来了,总不能为了自己舒服,留下一个大祸患吧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dsg.org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ldsg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